(一)资产按照其质量的分类。为了便于对企业的各项资产按质量进行分类,可以简单的以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变现价值或被进一步利用的潜在价值(可以用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公允价值来计量)之间的差异来对其进行较为准确的衡量。资产按照其质量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按照账款价值等金额实现的资产,主要包括企业的货币资金。
第二类:按照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贬值实现的资产,是指账面价值较高,以及其可变现价值或被进一步利用的潜在价值(可以用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公允价值来计量)较低的资产。这些资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短期债权,主要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2.部分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的企业短期投资。
3.部分存货,在企业的报表披露上,存货可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它可以反映企业对其自己的存货跌价(贬值)的认识。因此,可以说,存货跌价准备在质量方面的含义是反映了企业对其存货贬值程度的认识水平和企业可接受的贬值水平。
4.部分长期投资,为了揭示导致长期投资贬值的因素,企业可以在其资产负债表中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5.部分固定资产,它反映的是企业的设备和技术水平。一个企业固定资产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其被进一步利用的质量上。
6.纯摊销性的“资产”,是指那些由于应计制的要求而暂作“资产”处理的有关项目,包括长期待摊费用等项目。
第三类:按照高于账面价值的金额增值实现的资产,是指那些账面价值较低,而其变现价值或被进一步利用的潜在价值(可用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公允价值来计量)较高的资产,主要包括:
1.大部分存货,对于制造业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其主要经营与销售的商品就是存货。因此,其大多数的存货应该是按照高于账面价值的金额增值来实现。
2.一部分对外投资,从总体上来看,企业的对外投资应该是通过转让或者收回投资、持有并获得股利或者债权投资收益等方式来实现增值。
3.部分固定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企业的大部分固定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都应该而且必须通过经营运用的方式实现增值。
4.账面上未体现净值,但可以增值实现的“表外资产”,那些因会计处理的原因或计量手段的限制而未能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净值,但可以为企业在未来做出贡献的资产项目,主要包括:
1).已经提足折旧,但是企业仍然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企业正在使用的,但是已经作为低值易耗品一次摊销到费用中去、资产负债表中没有体现价值的资产。
3).已经成功地研究和部分已经列入费用的开发项目的成果。
4).人力资源,它是企业最重要的一项无形资产。只是目前的财务会计依然有困难将人力资源作为资产进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因此,了解和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只能借助于非货币因素的分析。
(二)对资产质量进行分析的常用方法。
1、资产结构细化分析法。
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其他资产(含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板块;这四大类资产又可以细化分成若干子资产以及更细的资产。因此,分析这些块、子、细资产之间相互所占的比重,能够比较直观地反映出资产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效的内涵。
例如,分析总资产中流动资产同固定资产所占比重,如果固定资产比重偏高,则会削弱营运资金的作用;如果固定资产比重偏低,则企业发展缺乏后劲。分析流动资产中结算资产和存货资产所占比重,如果结算资产的比重过高,则容易出现不良资产,其潜在的风险也越大。分析存货时,库存商品(产成品)虽是保证商品经营的物质条件,但应进一步分析其中适销对路、冷背呆滞、残损变质等各占的比例。
在采用比重法的同时还可采用比率法作补充。此方法包括如下指标:
1).资产增长率,计算企业本年总资产增长额与年初资产总额的比率,来评价企业经营规模总量上扩张的程度。
2).固定资产成新率,计算当期平均固定资产净值与平均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来评价固定资产更新的快慢程度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3).存货周转率,计算企业一定时期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来评价存货资产的流动性和存贷资金占用量的合理性。
4).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企业一定时期内销售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的比率,来评价应收账款的流动速度。
2、现金流量分析法。
货币资金是资产中最为活跃又时常变动的资产。现金流量信息能够反映企业经营情况是否良好,资金是否紧缺,资产质量优劣,企业偿付能力大小等重要内容,从而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第一类:按照账款价值等金额实现的资产,主要包括企业的货币资金。
第二类:按照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贬值实现的资产,是指账面价值较高,以及其可变现价值或被进一步利用的潜在价值(可以用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公允价值来计量)较低的资产。这些资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短期债权,主要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2.部分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的企业短期投资。
3.部分存货,在企业的报表披露上,存货可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它可以反映企业对其自己的存货跌价(贬值)的认识。因此,可以说,存货跌价准备在质量方面的含义是反映了企业对其存货贬值程度的认识水平和企业可接受的贬值水平。
4.部分长期投资,为了揭示导致长期投资贬值的因素,企业可以在其资产负债表中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5.部分固定资产,它反映的是企业的设备和技术水平。一个企业固定资产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其被进一步利用的质量上。
6.纯摊销性的“资产”,是指那些由于应计制的要求而暂作“资产”处理的有关项目,包括长期待摊费用等项目。
第三类:按照高于账面价值的金额增值实现的资产,是指那些账面价值较低,而其变现价值或被进一步利用的潜在价值(可用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公允价值来计量)较高的资产,主要包括:
1.大部分存货,对于制造业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其主要经营与销售的商品就是存货。因此,其大多数的存货应该是按照高于账面价值的金额增值来实现。
2.一部分对外投资,从总体上来看,企业的对外投资应该是通过转让或者收回投资、持有并获得股利或者债权投资收益等方式来实现增值。
3.部分固定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企业的大部分固定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都应该而且必须通过经营运用的方式实现增值。
4.账面上未体现净值,但可以增值实现的“表外资产”,那些因会计处理的原因或计量手段的限制而未能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净值,但可以为企业在未来做出贡献的资产项目,主要包括:
1).已经提足折旧,但是企业仍然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企业正在使用的,但是已经作为低值易耗品一次摊销到费用中去、资产负债表中没有体现价值的资产。
3).已经成功地研究和部分已经列入费用的开发项目的成果。
4).人力资源,它是企业最重要的一项无形资产。只是目前的财务会计依然有困难将人力资源作为资产进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因此,了解和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只能借助于非货币因素的分析。
(二)对资产质量进行分析的常用方法。
1、资产结构细化分析法。
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其他资产(含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板块;这四大类资产又可以细化分成若干子资产以及更细的资产。因此,分析这些块、子、细资产之间相互所占的比重,能够比较直观地反映出资产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效的内涵。
例如,分析总资产中流动资产同固定资产所占比重,如果固定资产比重偏高,则会削弱营运资金的作用;如果固定资产比重偏低,则企业发展缺乏后劲。分析流动资产中结算资产和存货资产所占比重,如果结算资产的比重过高,则容易出现不良资产,其潜在的风险也越大。分析存货时,库存商品(产成品)虽是保证商品经营的物质条件,但应进一步分析其中适销对路、冷背呆滞、残损变质等各占的比例。
在采用比重法的同时还可采用比率法作补充。此方法包括如下指标:
1).资产增长率,计算企业本年总资产增长额与年初资产总额的比率,来评价企业经营规模总量上扩张的程度。
2).固定资产成新率,计算当期平均固定资产净值与平均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来评价固定资产更新的快慢程度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3).存货周转率,计算企业一定时期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来评价存货资产的流动性和存贷资金占用量的合理性。
4).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企业一定时期内销售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的比率,来评价应收账款的流动速度。
2、现金流量分析法。
货币资金是资产中最为活跃又时常变动的资产。现金流量信息能够反映企业经营情况是否良好,资金是否紧缺,资产质量优劣,企业偿付能力大小等重要内容,从而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