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计量(Accounting measurement)也叫会计要素的计量。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计量属性是指予以计量的某一要素的特性的方面,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确定的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会计计量是在一定的计量尺度下,运用特定的计量单位,选择合理的计量属性,确定应予记录的经济事项金额的会计记录过程。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尺度、计量单位、计量对象和计量属性。其中,计量属性是指计量客体的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不同的计量属性,会使相同的会计要素表现为不同的货币数量,从而使会计信息反映的财务成果和经营状况建立在不同的计量基础上,即建立在选用不同的会计目标上。
会计计量的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每一个会计主体范围内,财务会计能够反映和控制的经济事物与经济行为,通常被称为价值运动或价值增值运动。”会计不是一种定性的手段,会计主要用于定量,仅仅指出会计对象,不便于量化。为了计量的方便,再将会计对象按照不同性质的基本构成加以分解,一般分为六类要素: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是价值运动或价值增值运动的载体或表现,实际上,一个主体单位时间(如一年)的价值增值可以表征其经济效益。
会计计量的单位
会计计量单位主要是货币单位,货币本质上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其本身的价值也在不断变动。因此,货币单位至少存在两种形式:一是名义货币,即各国流通货币的法定单位;二是不变价值货币单位(一般购买力单位),是以一定时日的货币的价值为基础,将其他时日的名义货币单位调,整(用物价指数来测算)到该基础上,从而使不同时期的货币保持在不变价值的基础上。
作为计量单位的一个首要条件是“刚性”,如米、克等单位有严格的生成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讲,一般购买力单位是相对合适的,但这只在持续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才被采用。会计计量通常使用的是名义货币,并且假定其价值不变。通过跨国股权投资形成的国际企业集团中,不同国度的企业一般采用东道国的名义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同样假定名义货币币值不变。
计量属性是指予以计量的某一要素的特性的方面,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确定的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会计计量是在一定的计量尺度下,运用特定的计量单位,选择合理的计量属性,确定应予记录的经济事项金额的会计记录过程。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尺度、计量单位、计量对象和计量属性。其中,计量属性是指计量客体的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不同的计量属性,会使相同的会计要素表现为不同的货币数量,从而使会计信息反映的财务成果和经营状况建立在不同的计量基础上,即建立在选用不同的会计目标上。
会计计量的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每一个会计主体范围内,财务会计能够反映和控制的经济事物与经济行为,通常被称为价值运动或价值增值运动。”会计不是一种定性的手段,会计主要用于定量,仅仅指出会计对象,不便于量化。为了计量的方便,再将会计对象按照不同性质的基本构成加以分解,一般分为六类要素: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是价值运动或价值增值运动的载体或表现,实际上,一个主体单位时间(如一年)的价值增值可以表征其经济效益。
会计计量的单位
会计计量单位主要是货币单位,货币本质上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其本身的价值也在不断变动。因此,货币单位至少存在两种形式:一是名义货币,即各国流通货币的法定单位;二是不变价值货币单位(一般购买力单位),是以一定时日的货币的价值为基础,将其他时日的名义货币单位调,整(用物价指数来测算)到该基础上,从而使不同时期的货币保持在不变价值的基础上。
作为计量单位的一个首要条件是“刚性”,如米、克等单位有严格的生成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讲,一般购买力单位是相对合适的,但这只在持续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才被采用。会计计量通常使用的是名义货币,并且假定其价值不变。通过跨国股权投资形成的国际企业集团中,不同国度的企业一般采用东道国的名义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同样假定名义货币币值不变。